封面 |
![]() |
作者 | CAA |
類別 | 期刊 |
出版 | 電腦稽核協會 |
摘要 |
在近年來「金融科技」(Fintech)的發展浪潮中,最受到專業人士不間斷發想、討論的科技之一,可說是由傳說中的比特幣(Bitcoin)創辦人「中本聰」(Satoshi Nakamoto)創建的區塊鏈(Blockchain)技術。或許多數人都已聽說過到比特幣如神話般崛起的過程,特別是它保密、去中心化的特質,一度使得它的幣值高達將近$20,000美元的匯率。但事實上,區塊鏈才是比特幣創造奇蹟的主要核心技術,從某個角度來看,比特幣可能只是區塊鏈的一項應用而已,由於區塊鏈可以追蹤任何有價值事物的交易,包括股票、債券或其他資產買賣等,它其實具有更大的潛能,可以廣泛應用於比特幣之外的各種交易事件。 繼比特幣而起的以太幣(Ethereum),便藉著區塊鏈技術成功地推廣了智能合約(smart contract)技術,大大地拓展了區塊鏈的應用空間。智能合約是利用電腦程式碼在合約各方之間闡述、判斷並執行合約中的重要條款,相對於傳統合約以自然語言起草,在智能合約中,條款成為一行行的程式碼,在特定條件被程式判斷為符合時,條款將被自動地執行,並依預定方式影響合約各方的權利與義務;一份複雜的智能合約,更能透過區塊鏈這類無法任意篡改的技術平台進行各種不同資產的交換,例如:股票交割、金融轉帳甚至會計紀錄等。在以太幣創始人Vitalik Buterin的理想中,智能合約將成為實踐世界電腦(world computer)的核心工具:所有使用者可將任何交易資料透過智能合約寫入無法任意篡改的區塊鏈網路中。 基於實務需求,電腦稽核期刊第四十期以「區塊鏈相關之稽核議題」為主軸,邀請國內外學者與專家,提出具創新性與實用性的論文,剖析區塊鏈環境下所衍生的內部與外部稽核問題,及思考應用現存內控稽核機制來因應相關可能衝擊,為組織、產業、以及政府提出建言。
※商品售出恕不退、換貨 |
原價:310 | 會員特價:260 |